疫情除迫使政府得扩大支出,同时也冲击税收衰退,考验财政韧性,学者建议,财政要稳健,可从几方面着手,包括调整消费税结构,检讨营业税课徵对象,补强最低税负制,以及将财政纪律原则入宪。
对武汉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 COVID-19)疫情冲击国家财政,财政部长苏建荣先前接受专访时表示,应提高所得税比重、降低消费税比重,以增加财政韧性。
政大财政学系教授陈国樑表示,从学理来看,确实营业税、关税、货物税等消费税,相对营所税及综所税等所得税,较不会受到景气波动影响,较为平稳;且近年人口结构改变,走向高龄化,退休者没有所得,但仍有消费,这使消费税重要性更为凸显。
对应如何提高消费税重要性,陈国樑认为,台湾营业税税率偏低,消费税主要靠货物税、关税撑场,这点与其他国家相当不同;而针对特定货物课税的货物税,也引来不少社会舆论批评,如电器、机车货物税争议,哪些项目要课、哪些不用,论述基础经常受到挑战。
陈国樑建议,或许可取消一些货物税项目,相对拉高一般消费税比重,方式包括调高营业税税率,如由现行的5%拉高至8%,但比照英国等国家作法,将税率拉成数个级距,民生用品使用较低税率课徵(例如3%),非民生消费才拉高课徵,避免冲击过大。
陈国樑表示,也可重新检讨营业税,找出因制度设计所产生的「地下经济」,现行营业税课徵对象主要以「行业别」作为排除或纳入单位,使有些消费行为不在课徵范围,但像牙齿美白、医美等,本质上就是消费行为,但因属医疗范畴而被排除。
陈国樑指出,包括医疗、教育及研究范畴下,还有很多消费行为不在课税范围,如烹饪、绘画教学补习班等,从稽徵成本来看,这部分税源比违法、不稳定的地下经济更容易掌握。
此外,在所得税部分,陈国樑认为,随产业创新条例优惠愈给愈多,税收将有流失,建议应将产创条例优惠併入最低税负制的课税范围,金额超过一定程度得缴税,多少平衡流失税收。
陈国樑表示,想要有良好的财政纪律,建议未来修宪时,可将财政纪律原则明确入宪,避免政府只要以特别法举借债务,就可不受公共债务法规范,不让政府举债过度,或是比照德国作法,设置类似财政领域的理监事会,当政府有重大财政支出,须先通过理事会讨论,更为谨慎。
出处: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4819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