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ARTICLE

避免林若亚困境,报税专家教你用这招,一开始就搞定!

新闻媒体 2020-07-03

名模林若亚抗战14年,才争取到把国税局认定的薪资所得转成执行业务所得。那怎么样才能在一开始就搞定,说服国税局认定为执行业务所得,不必费时冲撞?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特聘教授黄俊杰说,签约时,最好自己付劳健保费,不必经纪公司付;也最好不要底薪。

名模林若亚之前打补税官司,大法官释宪催生「名模条款」。 本报资料照片
名模林若亚之前打补税官司,大法官释宪催生「名模条款」。 本报资料照片

除了模特儿,很多业务员也希望能争取适用执行业务者。因为薪资和执行业务收入的课税差很多。以108年度的规定,列为薪资,只能定额扣除20万元,或者核实扣除-费用率合计最高只有9%。执行业务收入所能减除的费用较高,只要列举得出就能扣,即便双方有争议,也有机会按45%的费用率计算。

黄俊杰说,从林若亚终判来看,最终仍回归劳基法的僱佣关系认定,也就是看林若亚是否受僱于经纪公司,是受僱,公司给林若亚的钱就是薪资。

是否受僱?第一个认定标准是:公司帮你付劳健保费?黄俊杰指出,因为付劳健保费是雇主的责任。要被认定为执行业务者,劳保最好是自己去职业工会投保、健保费是自己负担的,公司都没有付到钱。

除了劳健保自理,黄俊杰说,最好不要要求底薪。如果有固定从公司领到钱,很难挣脱僱佣关系。顶多勉强主张底薪是薪资,其他的奖金收入是执行业务所得,但是胜率不高。

另外还看公司对自己有没有指挥监督关系,有没有例休假日,有没有产假,给退休金、资遣费没。

黄俊杰说,当申报的执行业务所得被国税局改列为薪资所得时,最好第一时间能拿出双方签的合约佐证,所以合约怎么签就很重要,最好不要太模拟两可。


出处: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4674491

关注我们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