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部技术处表示,经济部为因应2050净零碳排目标,提出了2×2转型架构,让能源与产业先实现低碳,再变成零碳。因此技术处在未来四年规划投入约100亿科研经费进行净零碳排技术研发,并以三大策略方向进行布局:(一)研发新的减碳制程技术,可运用在包括钢铁、石化、电子及纺织等重点领域。(二)投入氢能源技术应用开发,如解决因氢脆而导致氢气洩漏发展之储运相关技术、车用储氢罐材料、工业应用上之混氢燃烧及废氢回收纯化利用技术等。(三)完备运具电动化及开发战略材料:包括开发可提升续航力之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国内自主轮边马达驱动自主技术与产品等。其中碳捕捉利用部分,透过四大推动策略,开发低成本的CO2捕捉创新技术、推动CO2捕捉再利用转化为低碳化学品的创新技术并推动、推动CCUS成功经验复制扩散。透过四大推动策略,加速CCUS产业化技术研发并扩大应用规模。估计逐级放大后,可达到年百吨的二氧化碳捕获等级,除了石化产业外,未来更可运用在钢铁、电厂等多元产业,进而带动新台币破亿元以上的投资,协助企业加速迈向低碳制造及减碳,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达到臺湾2050净零排放目标。
工研院材料与化工研究所所长李宗铭表示,碳捕捉商机庞大,如何降低碳捕获成本成为关键发展课题,此次与台塑及成功大学的合作,藉由整合二氧化碳捕获及由成功大学提供之触媒技术,和制程、料源规格与提纯制程技术设计,三方共同成功建立烟道气二氧化碳资源化示范技术,以高效能吸收剂(醋酸钾捕获剂)捕获工厂烟道所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捕获后可利用工厂余热进行分离、纯化与再生,大幅降低能耗,解决二氧化碳捕获成本过高的缺点。另本试验工厂从技术研发、制程设计、到建厂完工都是百分之百臺湾制造,透过前瞻创新技术开发,可望让技术与设备全数国产化,解决业者去碳化转型的大挑战。
二氧化碳捕获与再利用技术已然是迈向净零碳排的必修课,本示范工厂以低耗能、低腐蚀创新捕获技术实现自烟道气捕获二氧化碳,再生能耗≦3.0 GJ/ton CO2,并结合高效能镍基二氧化碳转化烷烃触媒及制程技术开发,将二氧化碳转制有价基础化学品,翻转产业过去往往仰赖国外技术进口的困境,建立我国自有二氧化碳捕获再利用技术能量,解决二氧化碳捕获成本过高的缺点,引领产业绿色转型。
发言人:经济部技术处 林德生副处长
联络电话:02-23212200#8121、0952-813491
电子邮件信箱:dslin@moea.gov.tw
业务联络人:经济部技术处 戴建丞简任技正
联络电话:02-23212200#8181
电子邮件信箱:cctai@moea.gov.tw
媒体联络人:经济部技术处 纪懿珊研究员
联络电话: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电子邮件信箱:yschi@moea.gov.tw
出处: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1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