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裹实名认证APP「EZ WAY易利委」註册量已达150万人,查核新制也于5月上路,海关表示,为真正落实收件人委任才通关,等时机成熟,将推动更多强化措施,如业者分级管理,取消「黄牌」缓冲措施等。
依法快递货物包裹寄送进入台湾,报关时一定要有收件人的委任书,但长年以来,因包裹量庞大且逐年增加,查缉人力有限,及考量严格执法恐影响通关速度、造成包裹积压等众多因素,实务上法规一直难落实,长久以来存在冒名通关、虚报包裹完税价格、品项等乱象。
这除带来民众身分遭盗用、短漏税等问题,若包裹内夹藏违禁品,如毒品、禁止进口农产品等,即使查到也找不到收件人负责,还构成投机走私诱因。
为扭转长年积习,财政部关务署从2018年6月起,逐步推动实名认证,开发「EZ WAY易利委」APP,让民众能线上进行包裹委任,今年5月16日进一步强化查核面,包裹收件人若尚未于「EZ WAY易利委」实名认证或报关业者拿不出收件人纸本委任书,第一次仍可通关,先「黄牌」警告,但下一次除非于限期内补註册或补件,否则包裹将无法进入台湾。
关务署统计,截至目前,「EZ WAY易利委」註册人数已达150万人,比起4月底的62万人大幅增加,占快递货物简易报单(完税金额新台币5万元以下)比重已攀至4成左右,预估年底一定能突破200万人大关,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成、6成之上。
关务署官员表示,包裹通关委任制度改变,对业者及民众来说都需要一段「阵痛期」,规划等「EZ WAY易利委」註册人数增加至一定程度,且业者配合态度及能力提升后,将进一步祭出新措施完善实名认证制。
关务署官员举例,未来考虑对业者採取分级管理,经常被民众以APP回报申报内容不实或冒名通关业者,未来其受理包裹可能不再享有「黄牌」的缓冲机制,或遭查核频率可能增加;此外,规划将分阶段,强化申报完税价格及货品名称的正确性。
至于新措施具体上路时间点,则要看APP註册情形及业者导入实名制状况,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关务署官员说,在APP使用上,为了更贴近使用需求,下半年将开始研议,规划未来将购物订单资讯也整合至「EZ WAY易利委」中,让民众能快速确认是否为自己购买的包裹;透过各种强化措施,最终希望等APP註册人数占比够高,能做到在民众APP确认委任后,才让包裹入关,真正落实原本法规规定。
出处: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476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