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难反转,财政部统计,2019年接受赠与人数共23.8万人,男性占60.5%,比女性高出21个百分点,近9年来大多维持相同水准;且年纪越轻,男性受赠比重就越高,15至29岁受赠者中近7成为男性。
财政部近日发布最新统计通报,从近年接受赠与人的性别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财产赠与,举例来说,统计2019年共有23万8147人接受上一代或他人的赠与,之中男性比重为60.5%,女性为39.5%,男性比女性高出21个百分点。
财政部统计处表示,观察从2012年以来,女性受赠比重都在38%至39%之间起伏,没有有太大变化或明显上升趋势,财产赠与仍倾向以直系男性亲属为首要考量,传统观念难以扭转。
统计通报指出,从年龄层来分析,不论在各个年龄层,男性受赠的比重都高于女性,且越年轻差异越大。
75岁男性受赠比重为53.2%、女性46.8%,男性高出6.4个百分点,但在15岁至19岁族群中,男性受赠比重高达69.4%,女性仅30.6%,男性高出多达38.8个百分点,在20至24岁族群中,男性受赠比重也高达68.1%,反映男性更容易在少年或青年阶段,获得上一代赠与的「第一桶金」。
换个角度,从将财产赠与出去的「赠与人」性别来看,虽仍呈现男多于女,但占比相对接近,举例来说,2019年男性占比约54%,女性约为46%,两性差距在8.2个百分点,近年两性差距也大多维持在6至10个百分点内。
实务上,由于夫妻每人每年都有新台币220万元赠与免税额可运用,且夫妻双方赠与可免税,因此要赠与给下一代时,夫妻会先相互赠与、再赠与给下一代,以充分利用到440万元免税额(1人个220万),可能为赠与人男女性别较为相当的原因之一。
出处: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484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