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樱花从瓦厨领域到跨入「整体厨房」的设计规划服务,为此在全台成立近百间的「樱花厨艺生活馆」。面对高度客制化的市场,近年台湾樱花正着手进行一项大工程,藉由系统整合,串连店端设计与销售端、制造端,除此之外,樱花更进一步透过AI拟定最佳化生产排程,未来从设计到最后的厨具安装,不仅作业时间减半,更因此建立一套可供追溯的完整生产履歷。
台湾樱花总经理林有土表示,从代工做到品牌,顾客服务一直被视为樱花经营品牌的使命,是以近年来樱花将转型制造服务业定为下一世代的目标。而其中的关键,便是未来建构在「三可」的概念下,优化消费者体验旅程。
所谓三可,指的是可设计、可销售与可生产。意即当消费者在店端与设计师完成沟通,透过虚拟实境(VR)与3D技术让设计视觉化后,系统便可迅速连接销售端确认报价,并进一步将订单串连至工厂,即时启动生产计划。
其中,导入AI自动化生产更是整套系统的重头戏。以劳力密集为主的传统产业在面对高度客制化的整体厨房设计上,至今仍运用大量人工进行拆单、排程,再一套一套生产,人为介入越多,不仅容易出错,也相当耗时。而藉由AI,系统则会根据交期、配送路径一致,或订单内容相近的订单,透过演算法拟定最佳化生产方案,进行自动拆单或併单生产。
林有土解释,整体厨房设计虽然每套产品都不一样,但在某些构件上仍具有共同性的设计,樱花的AI自动生产系统就是循此逻辑,因此像是同尺寸的板材如果合併生产,便可提高板材利用率,减少浪费,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因为提高产能利用率,让过去需要九天的交期,未来可望压缩至四天。而自动化生产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与品质,也解决了传统产业一直以来所面临的缺工问题。
「整合」二字看似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大工程。台湾樱花资讯部协理蔡月瑱表示,为了串连后端生产系统,光是前期在店端设计上,樱花就耗费三年时间佈局,甚至藉由长期蒐集消费者数据进行分析,例如消费者大多喜欢何种类型的抽屉设计、较常改动的设计样式等,透过建立产品的精准模型,让后端的生产系统得以循此在最短时间内排定最佳化的生产计划。
林有土指出,近年樱花最大的工程就是将内部多套系统进行全面整合。除了上述店端到生产系统的垂直整合,从供应链到顾客端的水平整合也没有遗漏。在达到全生产数据可视化的概念下,QR Code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应用。小至板材,大到整套产品,樱花皆会透过QR Code建构完整生产履歷,只要条码一刷,所有资讯皆可一目了然。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林有土分别从三个面向解释,对供应商而言,可详细记载包括交货时间、价格、款项纪录以及品质检验等资讯,让进料作业更加透明。其次对于工厂生产端来说,则可以确切掌握生产流程细节,包括每批原料的加工时间、经过哪些机台、工站,甚至于出货时与经销商同步库存资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可透过客服系统追溯产品履歷,像是购买的时间与地点、出厂的品检数据等。
换言之,透过供应端、生产端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串接下,所有樱花整体厨房的产品,都在一张绵密的资讯网下而无所遁形。
近年樱花加速智慧制造的脚步,先是在台中雾峰厂投资两亿导入智能化生产线,透过AI、大数据与VR等创新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而随台商回流潮,未来也将在雾峰兴建新的智慧工厂,导入机器人自动化产线取代部分人力。
林有土指出,传统产业向来面临严重缺工问题,产业导入自动化生产与AI是必然发展趋势,而樱花为厨卫产业的领导品牌,如何作为标竿带领产业进步,见证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产业价值,也是樱花未来另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
出处: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591482_6UD3S6WA9X9EUG1L6IK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