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以来国际航班大幅减班,机场旅客也减少,机场免税店营业额也下滑,为协助业者度过难关,财政部关务署放宽保税货物存仓规定,原本最长为2+1年(2年加上延长1年),现在因应纾困机制,业者可额外申请延长存仓期限,货物可放4年以上(2年加上申请2次延长)。

关务署指出,今年以来国际机场免税店业绩掉七成以上,至于国内的离岛免税店在今年6月之后虽然有国旅升温加持、但仍小幅下滑约一成。

目前免税店业者与上游厂商多为签约方式,即使疫情影响销售量、旧货品未能卖掉,但新货品依照合约仍持续进货,导致多数业者的新货品只能先放在保税仓库,而且因销量委靡不振,保税仓库货品越放越久、业者仓储压力日益增加。

为解决业者仓储情况,关务署今年修正保税仓库设立及管理办法,只要在「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防治及纾困振兴特别条例」期间(今年1月至明年6月),保税仓库业者、机场免税店业者等皆可另外申请延长存仓期限、免受年限规范,而且关务署也大幅简化行政程序,审核单位由财政部改为各海关,审核时间约减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