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ARTICLE

〈观察〉併购财、高资产财管门开了券商不再只靠手续费赚钱

商业投资 2020-05-04

金管会近期对券商陆续释放利多,包括可受託管理私募股权基金,也就是未来券商可作为併购、企业清理的推手;并且最快将于 8 月可以抢高资产财务管理业务,这一系列开放措施,等于证券业不必只靠经纪手续费赚钱,将来将有更多元的收入来源。

近年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国内金融市场已朝向国际化、自由化方向大步迈进,然而国内金融市场胃纳量有限,市场扩张不易,金融产品标准化难有差异空间,最重要的是,同业削价竞争,加上又有外资券商分食市场的竞争压力,让券商获利日益艰辛。

尤其因台股成交量停滞,令证券商的主要收入遽减,其中,辅导上市柜的证券承销商,更因近年新上市柜公司 IPO 数量与规模均不若以往,业务经营面临困境。

因此,证券商只能积极转型,金管会早在 2018 年就开放券商可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也开放券商转投资的子公司出任创投或私募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P),负责基金营运,并可对外寻找资金,成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等。

不过,因为证券商只能以转投资子公司方式担任创投、私募股权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母公司资源无法及时有效挹注到子公司,造成人事、资金运用较无弹性空间,更不利于业者争取海外资金回台投资商机。

从之前国内有线电视或荣化等收购案来看,都是凯雷、KKR 等国外大咖私募股权基金的天下,本土业者几乎没有分到一杯羹。

然而券商母公司有承销业务经验,了解产业,知道哪里有不错的未上市柜公司值得投资,具经营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的优势,因此,券商公会从去年起就建议开放证券商可以直接参与经营私募股权基金,及引介专业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希望打造投资银行结合承销、管顾、创投、财顾及私募一条龙服务。

不仅因为服务面一条龙,有助抢攻併购商机,对证券商的自身获利来说,比照国外大型券商或资产管理集团,可以受託管理私募股权基金,透过资金投资去推动合併、企业重整等,就可以赚取更高的利润。

除了併购财,高端资产客户的财富管理商机,也是证券商一直想抢攻的大饼,着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今 (2020) 年 2 月砸下 130 亿美元,重金迎娶网路券商 E-Trade(亿创理财) 后,除了写下金融海啸后华尔街最大规模的併购案纪录,对我国证券商也带来不小影响。

细究其因主要是大公司筹码多,大砍下单手续费,据了解,许多大户喜欢直接在美国网路券商平台下单,不但全世界商品都可以买,还可以回来买台湾的 ETF,且手续费全免,但目前这些高资产大户的钱,台湾的证券业都赚不到。

目前已有 18 家券商开办财富管理客户,但是仅止于一般财管,高资产财管的业务,只有银行可承做,为了扩大我国财富管理业务规模,金管会终于在日前宣布,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证券商,开放可申请开办高资产客户财富管理业务,预计最快 8 月上线。

届时就能放宽符合一定条件的券商,提供高资产客户买卖境外结构型商品、投资国外无信评的债券等服务,而所谓高资产客户,是指资产达新台币 1 亿元以上、投资金额可达 3000 万元以上者,将有助带动臺湾理财服务产业营运模式的升级。

政策正式上路之前,许多证券商早已透过数位转型,先提高自身功力,举例来说,群益证券与群益投信就推出「基金 T+0 申赎技术」进入沙盒实验,此案主要诉求投资人当天就可完成基金的申购、赎回。

现行股票交易都有「T+2」的时间差,基金交易更是「T+5」或「T+6」,例如投资人可能听到美国总统川普的新谈话内容,决定要快速进行资产配置的转换,当然会希望交割可以更快速,但基金的进出真正成交已经是 5、6 天后,基金净值早已反应过了,群益证券及群益投信先以自家实验,达成投资人可以「T+0」方式进出基金部位,目前尚在实验阶段。

证券龙头元大证券信託开户数更因强化了数位服务而得利,信託开户数大幅成长近百倍,同时,元大证券「投资先生 APP」集结选股、看盘、下单一站购足,多元商品除台股外,还包括美股、港股、陆股以及国内外期货 / 选择权,创新开发串接基金财富管理功能。

证券业大举强化数位服务,一旦再搭配政策的开放,且随着台商回流,可抢攻更多元的私募股权併购、高资产财富管理商机,营运将更如虎添翼,或将可以走出近年获利困窘的艰困处境。



出处: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70057

关注我们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