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指出,然而依據所得稅法規定,雖然土地要課稅,但還是可以依持有期間的土地增值情形節稅,出售房地收入計算營利事業所得額時,可以再減除「土地漲價總數額」,但最多只能減至零所得,超過也不能再額外減除。
舉例而言,假設A公司賣出一套適用房地合一稅的不動產,原始購入成本為970萬元,這幾年還有支付修繕等20萬元費用,總成本為990萬元;另外還有土地漲價總數額50萬元。
官員指出,假設A公司今年賣房收益可觀,出售收入總額為2,500萬元,則減除990萬元總成本後,這筆房地交易所得額就是1,510萬元;當A公司要申報營所稅時,還可以再將1,510萬元減除50萬元土地漲價總數額,等於只有1,460萬元應稅。
然而如果A公司沒找到好買家,只以1,010萬元賣出,那減除成本費用990萬元後,就只剩20萬元是應稅所得。官員表示,雖然這套房地有的土地漲價總數額為50萬元,但應稅所得只剩20萬元,所以最多只能減完20萬,讓整筆交易免稅,不能再額外減除剩下30萬元節稅。意即,在相同的成本費用下,出售金額比較低,節稅的權益也會受影響。
官員提醒,考量到房屋、土地交易所得計算時,已經讓企業減除土地漲價總數額,因此企業所繳納的土增稅,就不得再列為成本費用節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