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化与智慧制造已经目前制造业者在市场上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越来越多样的自动与智慧化应用,不仅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亦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自动化业者指出,目前对降低人力,提高效率最显着的部分就是导入视觉系统对产品进行检测的部分。
随着视觉系统的解析度越来越高,再搭配上人工智慧(AI)的技术,利用机器视觉系统进行产品缺陷检测,是现在最常被提到的自动智慧应用。不过,在机器视觉之外,业者认为,如果能将触觉导入目前应用中的工业机器人或机器手臂之上,将会是下一波自动与智慧化应用的新主轴。
台湾自动化业者表示,触觉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力对设备的触碰;另一个则是机器对施力回馈的触感。由于机器对施力回馈的触感部分技术较为复杂,目前虽然有相关的尝试,不过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至于外力对设备触碰的感测,目前则已经进入商品化的阶段。
从事触觉技术发展的原见精机日前发表了搭载于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机械手臂上的安全皮肤解决方案,原见精机董事长苏瑞尧表示,表面式力感测器解决方案目前已经获得诸多机器人厂商青睐,希望藉由相关解决方案,提升智慧制造人机协作的安全性。这次与川崎重工合作推出的机器人触觉技术解决方案,目前正在日本进行最后检测实验,预计最快在2020年底前即可问世量产。
据了解,这次与川崎重工合作推出的产品,仍属于后装市场的产品,只是在设计上透过搭配,让视觉上显得更为贴和。苏瑞尧透露,目前也正与其他合作业者进行下一代直接内镶式的触觉解决方案的开发,若能顺利推出,不仅是应用可以更广泛,同时在成本上还可以更为精简。
苏瑞尧表示,触觉应用将会是机器视觉之后,自动化智慧化应用发展的重点。因为,随着自动化智慧化程度的增加,如果要降低自动化智慧化建置的成本,人机协作会是最好的选择。一旦人机协作比重增加,安全皮肤这种触觉解决方案的需求就将大幅增加。
对于安全皮肤与自动化智慧化应用之间的关系,苏瑞尧认为,目前完全无人的自动化产线,建置成本高且复杂,不适合台湾多数以少量多样弹性化生产为主的业者。若要弹性进行产线的调度及自动化智慧化生产,就需要藉由人机协作达成。像是,复杂多面的研磨动作,可以透过复杂的自动化程序完成,但也可以藉由作业员直接用手进行调整。这样的协作方式,不仅降低了建置的成本与时间,亦可快速的为业者带来可见的效益。
苏瑞尧表示,人机协作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将过去复杂的自动化流程进行拆解,让业者优先导入最重要的部分。不过,一旦协作比重增加,基于安全、空间等考量,触觉为主的安全皮肤解决方案,就会成为现场工作人员的最佳防护机制之一。
出处: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592112_H0X2551V0EDP6U3593N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