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 ARTICLE

智慧制造转型方向不变 机器人成长力道攀升

创新科技 2020-06-17

近一两年虽因外在因素稍有渐缓机器人市场,但总体而言市场对于未来前景仍相当看好。李建樑摄

近十多年来,由于高龄少子化缘故,工业机器人被用以作为厂商填补劳动力缺口的解决方案,但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弹性灵活制程成为许多厂商首要改造目标,加上今年疫情冲击,许多企业开始加速调整生产策略,市场也预期将带动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和应用。

近年机器人市场不断成长,虽2018年与2019年因外在因素稍有渐缓或对市场形成短期冲击,但总体而言市场对于机器人未来前景仍相当看好。台达电机器人事业处处长彭志诚对此也认为,只要智慧制造转型方向不变,随着应用领域扩大、价格越亲民,预期机器人未来肯定会有更多商机,且在2020年后会有一波成长力道。

彭志诚指出,如以需求面来看,目前台湾主要生产应用还是以少量多样为主,因此会特别强调机器人的弹性化功能,以及高投资报酬率部分,以满足台湾产业高速变化需求。

而以市场应用面来看,台湾目前採用工业机器人主要为组装和协助物料搬运。但未来新的制造趋势更强调弹性化生产,于机器人相关厂商而言,也促使在功能上加以优化,以让工业机器人在产线上扮演更灵活的角色,也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因此像是泛用性、高弹性等都将是厂商发展重点。

特别是近几年各行各业因应工业机器人多元化功能的发展而受惠,其中针对传统产业中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金属加工产业中,整合了机器视觉与虚实整合(CPS)系统而发展出的研磨抛光机器人,可以针对不同外形结构的产品自主调适机器人的加工参数,大幅缩短研磨抛光作业流程。包括工研院与水五金大厂和成欣业、机器手臂大厂KUKA,以及自动化大厂盟立等,都有针对研磨抛光机器人发展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而从供应面来看,彭志诚也认为,台湾因有掌握部分机器人的关键零组件供应链,如马达、减速机等,因此在供货的控制以及成本的掌握上也可具有一定优势。

近年像是在工具机产业中,结合工业机器人所形成的小型单元式生产(Small Cell)态势越来越明显,过去产业多以搭配日系品牌的机械手臂,但在应用上常因使用习惯和产品设计,无法充分满足台湾厂商需求,因此渐渐转往国产式机械手臂,而对于国产厂商而言,却可透过客户更了解市场动态,因此,台湾在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方面,仍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和机会。



出处: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587397_YEA4CKKU8LCYP38PNOCNV

关注我们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