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ARTICLE

快聽!「雅婷」神創作9首武漢肺炎歌曲,台灣第一張AI專輯怎麼誕生的?

decree 2020-06-09

「目前人類社會的情況,AI( 人工智慧)大概只能做輔助性的事,我們其實不會真的把它從輔助的角色,變成像老闆一樣的判斷地位,」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在今年初上《博恩夜夜秀》時,是這樣概括如今AI的樣貌。

然而,我們腦中源源不斷的創意也是AI無法比擬的。現階段AI只能「模仿」,但卻無法真正和人類一樣進行「創作」,但你是否觀賞或聆聽過AI 100%全自動生成的影音作品?

PTT創辦人杜奕瑾在2017年成立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今(8)日正式宣布,打造台灣第一張全AI生成音樂專輯《武漢肺炎》,並已上架至KKBOX,專輯一共有9首樂曲,從旋律到歌名,再到專輯封面,都是由旗下的「雅婷音樂」一手打造。

9首疫情歌曲,歌名、旋律、封面都有故事

「Taiwan AI Labs 這次在防疫過程與政府密切合作,成為防疫國家隊的一員,開發各種防疫科技,過程中我們非常好奇若『病毒基因圖像』轉為音樂,會是怎麼樣的旋律,因而誕生這張專輯,」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向《數位時代》透露。

在KKBOX上,現在可以找到一位名為「Yating(雅婷)」的歌手,照片是一位正在彈鋼琴女生的剪影,這9首歌曲,也全為純樂器演奏。

有了這一次的「創作」,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表示目前也正在研發AI人聲歌曲。
KKBOX

在雅婷聽了上百萬首熱門音樂,對音調、旋律、節奏、和聲、配器⋯等各種層面進行機器學習後,專輯《武漢肺炎》是「它」第一次透過AI全自動生成的音樂,也是第一次運用生物特徵的圖像,透過AI分析圖像的組成來模擬情緒,從而譜成一首首歌曲。

《COVID19(武漢肺炎)》、《Infection(感染)》、《Travel(旅遊)》、《Entry(入境)》、《Confirmed(確診)》、《Mask(口罩)》、《Postponed(延期)》、《Lockdown(封城)》、《Vaccine(疫苗)》⋯⋯這些曲目的旋律和情緒基調,風格迥異,《旅遊》活潑輕快、《口罩》低調沉悶,《武漢肺炎》聽起來有些悲壯,至於聽眾喜不喜歡、覺得是否順耳,就因人而異。

也不難看出,每一首歌曲的名稱,都與武漢肺炎有關。官方表示,這些歌曲名稱,是由雅婷音樂以及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的「島民衛星」新聞團隊合作,抓取這次疫情中新聞媒體最常使用的詞彙,起承轉合地將這些詞彙排序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至於專輯的封面,則是由實驗室醫療組提供的病毒基因與藥物分子合成的模擬圖生成,其餘8首歌曲的圖片,也是對大量藝術作品進行學習後,雅婷的「創作」成果。

專輯上架到KKBOX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將依據KKBOX用戶的聽歌次數獲得分潤,在專輯獲得的所有收入基礎上,實驗室將再另外增加2倍,捐給第一線的醫療機構。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張AI專輯

談到AI作曲,早在2017年就已經問世。

因參加選秀節目《美國偶像》而走紅的塔瑞安·紹森(Taryn Southern),在當年發表一張名為《I AM AI》的專輯,一共8首歌,由塔瑞安·紹森自己作曲填詞,但編曲的工作全交由AI「Amper 」,包括旋律的架構、樂器編制、和弦進程、各種樂器的音訊設計、整體音訊平衡⋯⋯等等。

相信從這一首《Break Free》中,一般聽眾也聽不出與真人編曲相比,究竟有何差異,但不管怎麼說,這類AI的創作還是偏向「輔助」性質,而非「100% 原創」。

這樣影音案例還有很多,像2018年愛奇藝推出的原創自製節目《中國新說唱》,在後期製作時,AI便輔助剪輯師,幫忙聽打、自動生成字幕,或是在找畫面片段時,透過人臉辨識再經由關鍵字組合搜尋,就能推薦最合適的片段,例如「張震嶽+大笑」,或是「吳亦凡+皺眉」,甚至如今連BBC也開始嘗試透過AI製作節目。

如此一來,不僅能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更能節省預算。但,AI的創作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創作,至今仍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

責任編輯:陳映璇


出處: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8019/taiwan-ai-labs-create-first-ai-album-covid-19

關注我們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