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のニュース

解封後新運動 台灣自行車產業受益

革新的な技術 2020-08-12

因應疫情,在保持最佳社交距離的原則下,自行車成了最佳通勤與運動方式之一。AFP

對全球經濟、產業與生活型態帶來深遠影響。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原則下,自行車成了最佳通勤與運動方式之一,導致消費市場需求暴增。而一場疫情改變歐美通勤習慣,甚至未來將是一種新常態,自行車產業因此也看好將在後疫情時代中受益。

疫情蔓延期間,人們因害怕搭乘擁擠密閉的地鐵或公車,選擇兼具運動又可保持社交距離的自行車,讓自行車需求劇增。巨大機械執行長劉湧昌曾表示,通常疫情過後自行車會有更大需求。但比起SARS只影響中國、港澳與台灣,此次疫情影響範圍衝擊全球,不止中國,包括歐美地區也會有需求,市場反彈更加顯著。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P.D. Group統計,3月的全美自行車和配件,以及修車服務的營業額比2019年同期成長近1倍。而通勤和健身自行車銷售額成長66%、休閒用自行車成長121%、兒童自行車成長59%、而電動自行車也成長85%。

自行車熱與各國政府在疫情中推出各種措施也有很大關係。像是義大利政府為市民購買自行車提供500歐元補助,法國則是除了自行車購買補助外,後又加碼增設200歐元的電動自行車紅利金,以及50歐元的修繕補助,而英國政府則是提出讓民眾騎自行車來降低健保費用支出。

甚至各國也開始加速「無車計畫」,包括法國、義大利積極增設自行車道,讓騎乘環境更友善,英國政府2020年6月就花費2.5億英鎊在自行車建設與補助上,而倫敦某些街道,未來也將只開放自行車與人通行,美國亦是如此,紐約市就宣布將暫時開放100英里路段給行人和自行車騎士,奧克蘭市也計畫在疫情期間關閉10%街道,禁止汽車通行,當地官員甚至表示,此一措施未來有可能變成永久政策。

疫情蔓延下,推升大量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使用,自行車業者也看好,這種熱潮至少可維持一年,甚至成為一種新常態,而這種疫後新常態可望為自行車產業帶來商機。

對於擁有完整自行車產業鏈的台灣來說,也可望從中受惠。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就透露,台灣自行車雙雄的訂單現都已經排到年底。其中像是巨大自第2季狀況開始好轉,5月銷量大增,6月單月獲利已近第1季整季金額。劉湧昌則預估,2020年預計電動自行車營收可望年增30%,整體自行車估年增20%以上。

台灣擁有「自行車王國」美名,過去自行車產業在全球市場相當具有競爭優勢,不過近年受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共享單車熱潮衝擊,非電動自行車的成長也遭遇瓶頸,導致整體自行車產值在2017年時曾降至新台幣451.1億元。

不過2018年起美國及歐盟對中國大陸實施關稅保護政策,而台灣業者也將高單價自行車產線移回國內,加上電動自行車市場崛起,台灣整體自行車產值在2019年時來到新台幣649.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而在疫後新生活模式帶動下,將點燃台灣自行車產業點燃新的火花。

自行車成為人們在後疫情時代的重要交通工具,其中電動自行車更在人口高齡化推波助瀾下,帶動台灣近5年電動自行車產值大幅成長,佔整體自行車產值比重逐年攀升,已超過四成。逐漸取代一般自行車成為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成長引擎。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電動自行車在全球銷售額最大的歐洲,其市佔率在2019年達到64.7%,超越中國,首度躍居各國之冠。

而德國車用零組件大廠博世(Bosch)也預估,未來10年電動自行車的銷售量將佔全部自行車的60~65%,如以全球自行車年需求總量約1.2億台來看,台灣在電動自行車產業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出處: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590835_TP194SH02H4GDT64MPNEW

關注我們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