최신 뉴스

自行車業搭智慧製造順風車 迎五種破壞式創新

혁신적인 기술 2020-04-30

未來自行車產品將有五種變化,逐漸走向電動化、輕量化、智慧化等態勢。李建樑攝

台灣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從過去的製造代工到建立全球知名的成車品牌,自行車產業鏈相當完整,但當自行車市場注入更多創新元素,除了為台灣自行車產業帶來新契機,也意味競爭力更加嚴峻。市場預估未來自行車產品將有5種變化,使自行車產業須更貼近終端顧客體驗需求,因此如何從製造本位出發,透過建立智慧製造快速連結市場需求,將是台灣自行車產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科技演進除了為電子產品帶來創新,對自行車產品而言亦是如此,傳統自行車不再像過往單純追求產品輕量化,僅定位在交通運具,現在更進一步融入科技與服務的思維,更貼近消費者需求。歸納未來自行車產業的走向,市場認為包括電動化、輕量化、智慧化、共享化、客製化等,都將改變自行車產業型態,從傳統一舉走向破壞式創新。

自行車電動化主要來自於對環保訴求,根據經濟部統計局資料顯示,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逐年增加,顯見電動自行車已是大勢,近年自行車品牌也加強電動自行車布局,包括兩大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美利達皆是如此。而自行車電動化的同時,智慧化元素也是吸引消費者青睞關鍵。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成熟,未來自行車將不只是移動工具,也可能是智慧城市中隨時收集環境資訊、監控交通數據等工具。

另外像是在智慧化布局下,未來自行車騎士也可透過智慧聯網作為社群分享工具,這也促使自行車產業形塑新的共享服務,此外,在電動化、智慧化元素注入下,為滿足消費者個人化需求,自行車品牌也利用客製化開發爭取利基市場。

但無論終端需求如何改變,自行車業者的競爭力最終仍須建立在實體製造技術的基本面上,而當更貼近消費者需求,也意味著必須建立更彈性、更快回應市場需求的供應鏈與製造體系,包括進行高值化產品的品質追蹤管理、建立少量多樣的生產系統等。由於台灣本土擁有自行車研發和製造的能力,從品牌到零組件供應鏈相當完整,加上過去台灣自行車產業在A-Team階段時期透過導入豐田式管理,體質健全,具有轉型智慧製造的本錢,因此目前智慧製造的發展勢頭也逐步拓展到自行車產業中。

其中像是經濟部工業局輔導自行車產業升級的轉型策略,即目標透過相關計畫輔導業者協助進行產品改良、研發或製程技術升級,以提升產品特性表現,並取得國內外法規標準檢測驗證等,近年來發展中的產品則包括強化安全功能、舒適、耐用、美學等為主的產品效能。

以自行車零件製造商墨達思來說,就在人工智慧(AI)推廣計畫下,將智慧機械與AI技術結合,建置國內第一條自行車肩蓋鍛造AI品質優化產線,藉由如熱顯像感測器擷取加熱爐、工件、模具溫度等製程數據進行AI模型訓練,以預測鍛造製程中產生公差偏離機率,降低後製程的精修幅度與研磨時間。面對自行車零組件種類繁多,以及加工製程複雜易產生誤差等問題,自行車業者現也在智慧製造的協助下得以提升製程應變能力。


出處: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583963_IDC8AM3K7VDJAR2UW22CK

關注我們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