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喝咖啡,根據調查,平均每人一年要喝掉120多杯,也造就街頭巷弄櫛比鱗次的咖啡館文化。本土品牌路易莎2006年正式進入台灣市場,時至今日國內展店數已超越全球知名咖啡品牌星巴克。不過隨著門市不斷擴張,路易莎也面臨營運挑戰,包括烘豆品質管控與食安風險控管等,為此路易莎近年來也透過智慧工廠的升級,優化產量與品質。
疫情期間,全球經濟活動幾乎遭遇全面性停擺,過去人來人往的咖啡廳更是首當其衝。據悉,疫情爆發期間,路易莎全國500家門市營業額甚至由每日11萬杯瞬間滑落到9萬餘杯。不過,路易莎也藉由智慧工廠結合人工智慧(AI)的超前部署很快振作起來,包括透過AI進行銷售預測,建立寄杯優惠的促銷活動,或是藉由掌握來客數快速應變出外帶模式,讓整體企業營運模式能夠隨著市場變化而改變。
路易莎董事長兼創辦人黃銘賢指出,路易莎與其他咖啡館最大的不同是,本身就是供應商,既是服務業也是製造業。在產銷一條龍的模式下,因此路易莎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優化整體營運模式。
隨著門市數不斷成長,路易莎的挑戰隨之而來。像是在原物料部分,每日需求的咖啡豆數量相當龐大,路易莎每日需供應數十種豆子,但每種豆子烘焙的時間 壓力、產量等參數都是不同的,因此容易造成豆子與豆子間排程混亂、烘豆品質不一等問題,進而影響到生產量
此外,消費者因頻傳的食安事件而越發重視食品安全,也直接督促業者必須更加重視原物料的溯源管理。因此食材品質若缺乏管控 ,發生食安問題時要從某一問題商品找出該批原物料製造相關產品的時間將會變得非常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路易莎導入智慧製造,透過物聯網、AI等技術。舉例來說,路易莎在烘豆機中安裝感測器,蒐集包括溫度、壓力、溼度等關鍵參數,並藉由大數據分析出最合適的烘豆曲線,透過可視化的烘豆系統即時掌握烘豆現況數據,以提升烘豆的產量及品質。
此外,路易莎也透過條碼及讀取設備與烘豆廠內的各生產管理系統串連,建立起追溯追蹤系統,進行從收料、配料、生產、包裝至出貨的品質管控與溯源管理,以達到食安風險控管。
而路易莎在導入智慧製造後,現也將烘豆生產量從原先每月38噸,提升到每月51噸,而問題食品的追溯時間,也從8小時縮短至1小時。
由於食安問題年年爆,食品藥物管理署自2014年起建構「食品業者登錄平台」,要求業者須強制登錄,過去路易莎供應店家眾多,光是登錄資訊所消耗的人力與時間,就是相當大的成本,而現在透過資訊整合,系統即時上拋,也改善了過去作業的繁複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