최신 뉴스

了解需求才能一起成就更好的事:微程式如何從0到1成為產業與使用者間的橋樑

혁신적인 기술 2020-09-12

物聯網的趨勢如今演進為「萬物聯網」,而當硬體產業極欲創新,精明挑剔的使用者也會篩選最符合需求、最便利的服務。累積超過十年的智慧交通佈建經驗,微程式資訊(Microprogram)發揮垂直整合軟硬體的實力,成立使用者研究團隊和導入「敏捷開發」模式,左牽起產業客戶、右拉近使用者,接駁產業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

主動傾聽、互利合作,陪伴產業夥伴從0到1 

微程式資訊長期耕耘電子支付、無線感測、雲端數據三大領域,並以使用者服務設計、產品試驗、大數據蒐集及  AI 建模為主要研發方向。從 1995 年創立至今,微程式資訊已是臺灣電子支付設備的最大供應商。其中,投注在大眾運輸和停車領域的心血,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帶來豐沛的新科技能量。

硬體產業客戶的手上握有  Know-How,而微程式提供的是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服務與實現的能力。兩者之間的合作是一段從 0 到 1 的過程:微程式不僅必須運用跨產業實務經驗與敏銳洞察力提供可複製的商業模式,還必須盤點內外資源、分析可行性,才能說服產業夥伴放膽投入。擁有軟硬體整合能力的堅實後盾,加上主動傾聽夥伴的需求,充分表達共同承擔風險及分享利潤的誠意,微程式才逐漸和產業夥伴從單純的接案關係轉變為互蒙其利的策略合作關係。

做「有用」的服務:探討服務旅程,深入洞察使用者情境與需求

「身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師,職能關鍵之一是能夠換位思考,這是一個要兼具感性與理性思維,同時必須有熱忱解決各種問題的工作,因為很多細節在辦公室無法想像,必須親自上山下海去體驗。」微程式資訊使用者研究團隊的林思妤分享。

使用者研究:旅程圖工具

 成立使用者研究團隊,是為了深入探究使用對象的服務旅程和接觸點。為了確保做出「有用」的服務,研究團隊必須進行用戶研究、產品價值定位、研究轉化設計。力求貼近使用者的角度,收集使用者經驗,再以其內心價值發展服務內容,精準解決需求與痛點。

例如以「  LINE 聊天機器人系統」技術開發的「 YouBike Today 小幫手」( LINE 帳號 @kadacha ),當時推出短短半年就累積超過 3 萬名會員,可歸功於團隊注意到「多位使用者需要同時利用公共自行車前往某定點進行聚會活動」的應用情境所開發的其中一項重要功能「行程規劃」:當有多位使用者同時需要前往目的地時,可能發生不確定要從哪個站點出發,也不確定要抵達哪個站點的情形。

此時「  YouBike Today 小幫手」的「行程規劃」功能,能夠快速提供使用者明確的起/訖站點以及路線導航。不僅提升了查詢資訊的便利性,也能讓使用者與同伴分享交通資訊。

當使用者的使用情境一旦變換,需要的資訊內容就大不相同。微程式以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場景思考,清楚梳理情境差異與情境中資訊重要性的高低,據此開發出「行程規劃」這樣有效切合使用者需求的功能。

使用者研究:人物誌工具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林思妤:「產品每個週期開發出來的成果,我們會進行使用性上的測試討論,來決定是否將新的應用功能推展上市。」

使用者研究不只是專案前期的工作,直到產品上線前,微程式都保持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連結,不斷修正。內部不定期舉辦「使用者研究工作坊」,目標即是以使用者研究為主軸,讓開發團隊及利害關係人都能更加了解產品的使用對象,以及如何在開發過程中尊重使用者體驗,並進一步確認產品服務的核心價值。服務與應用是否推展上市,也都要先通過針對實際用戶進行的設計測試才能決定。

研究員進行使用者研究結果簡報

 「敏捷開發」、「全員參與」:引入  Scrum 開發模式提升團隊默契與生產力

除了使用者與產品的高度連結,微程式將「  Scrum 開發模式」引入團隊內部,並邀請外部敏捷教練指導,將「敏捷精神」化為團隊的 DNA :「每隔兩週的 Scrum Sprint ,每一個人都可以充分表達我們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幾次迭代之後,團隊無論在默契、合作的生產力或每個人對產品的投入程度,都是明顯提升的」策略規劃副理莊乙工說。

同時,團隊也崇尚讓每個人都敢於發表想法、提出改善建議的全員參與制:「我們訴求的是一個  low tech 與 high touch 的過程,所以我們的討論很常採用實體看板、實體 memo,希望的是每個人能夠更有參與感,可以更專注去看到團隊運作的狀況與遭遇的問題」莊乙工自信表示。

平時打造出透明的團隊文化,讓成員有足夠的管道與空間發揮,勇於提出想法、接受挑戰。也因此,團隊成員得以跳脫職能框架,相關屬性人力產生互援協作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在開發「 YouBike  Today 小幫手」期間,團隊與知名百貨合作,推出 YouBike 騎乘者互動的功能。當時遭遇主要設計師臨時因案異動,需要被調離原職務至少兩個月的時間。由於團隊平日透過緊密的討論與規劃,已訓練出透過不同專業解決問題的思維,即便由前端工程師支援,也能採用其他的解決方式滿足使用者需求,並且預留設計彈性,讓設計師回歸原職務後可以繼續接手。這種維持產品框架但仍跨越職能找尋解法的過程,充分展現了團隊平時培養的「敏捷開發」及「跨職能合作」精神。

具備軟硬體垂直整合的知識與經驗,微程式堅持從使用者需求、使用情境出發的研究流程,秉持敏捷開發的精神,持續接駁產業和使用者的需求。在創新科技服務的這條路上,和產業夥伴一同從  0 到 1,直到無限。


出處: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0882-microprogram-ubike-app

關注我們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