최신 뉴스

解密你不知道的中本聰挖礦「習慣」!曾留下獨特記號無人可冒充

혁신적인 기술 2020-05-28

2009 年 1 月 2 日,比特幣第一個區塊被挖出,如今過去 11 年,我們也已經挖掘出了比特幣總量的 87%,而中本聰在比特幣初期,一直在致力於維護網絡的穩定發展,貢獻了大量的算力,同時也獲得大量的比特幣。 

今年 5 月 20 日,據 WhaleAlert 監測,2009 年 2 月 10 日區塊高度為 3654 挖出的 50 枚比特幣從地址 17XiVVooLcdCUCMf9s4t4jTExacxwFS5uh 轉出,目前該地址餘額為 0.0001 枚比特幣,此地址自 2009 年以來一直處於休眠狀態。消息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猜測,從 2013 年開始,就一直有人想要去追踪中本聰所挖到的塊,而 Sergior 這個人基於幾種方法的判定,通過可視化的數據,基本確定了疑似中本聰區塊的大概分佈情況,我們也在這裡統稱中本聰區塊為 Patoshi Blocks。  

Patoshi 標記——暗藏的 Extranonce

中本聰在比特幣誕生期的挖礦行為,一直是比特幣愛好者研究的重點。satoshiblocks.info 網站收集了其中最有價值的研究。首先在這個事件中,在發生轉帳的那個區塊,Coinbase 訊息中包含一個 Extranonce 參數,而這個參數與中本聰所挖掘的區塊的特徵並不相符,正是這個特徵區別了 Patoshi Blocks 和其他網絡參與者所挖掘的區塊不同,首先我們來看一張圖。  

挖礦

在圖中,橫坐標是區塊的高度,縱坐標是 Extranonce 的值,其中黑色的點是未被移動過的區塊,紅色的是已經發生轉移過的區塊,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斜率相同,並且未移動過的區塊所組成的點並且連成一條線,這些區塊被我們推測為「疑似中本聰所挖出的區塊」。 

觀察 satoshiblocks.info 這個網站,我們可以通過他的搭建的可視化圖表來更直觀的發現一些證據。  

挖礦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藍色的點就是疑似中本聰所挖出的區塊,他所挖出的區塊斜率基本一致,線的末端垂直對比後,基本接上了下一條線的起點,說明了中本聰是在這個時間內一直在持續挖礦,為了保護網絡基本的穩定性。

而圖中由綠色的點所組成的線,它們之間的斜率也是非常相近的,這是由於早期比特幣網絡的參與者並不是很多,挖掘比特幣的設備水平又大致相同,且都是通過 CPU 進行挖礦,也就是說,大家的算力相差不大。

可以看到,在 14000 個區塊之前已經有很多人參與挖礦,所以早期的區塊都由中本聰所挖出的觀點是錯誤的,這點早就被比特幣最早參與者之一的哈爾·芬尼所證實,他在全網第 70 個區塊時,就已經參與了比特幣的挖礦,並且在 Bitcointalk 論壇上發表了內容。

挖礦

通過以上的證據,我們大致可以理解中本聰挖礦行為具有特性的事實,那麼,為何他在挖礦時的 Extranonce 值具有固定的特徵呢?我們找到了在 2009 年 9 月 16 日版本為 0.1.5 比特幣早期代碼,來尋找線索。  

挖礦

從圖中看到,當這個函數為 Bitcoinmine 啟動時,比特幣就開始了挖礦的過程。Extranonce 在逐漸挖礦的過程中,作為第一個 Input 的 ScriptSig,Extranonce 每填寫一次就需要++。 

挖礦

在這段代碼中,我們看到當比特幣的 Nonce 與後面的數= 0 時就會進行檢測,下面有三種情況會使得 Extranonce 值加 1:

  •當 Nonce 為零時
  •當挖到最新的塊
  •根據最新的交易更新時間已經過去了 60 秒,60 秒之內把網絡上的交易再重新收集一次時

其實,Extranonce 就像一個計數器,計數器的斜率和自身的電腦性能有關,所以 Sergior 看到這些數據後,引發了思考,中本聰的斜率為什麼和其他人不一樣?所以我們猜測,中本聰的電腦可能比別人的性能快 4-5 倍,因為他的斜率別其他人都要陡的多。

目前大家有幾個共識:

  •當出現新區塊的時候,所有人的 Extranonce 都會加 1
  •誰先把塊頭的 Nonce,也就是 2 的 32 次方先遍歷完,誰的 Extranonce 就會增 1

遍歷的越快,可視化的線條就越陡,代表 Extranonce 更新的頻率越快,Extranonce 更新的頻率則和電腦的性能相關。

留給後人的記號——Lsb Nonce

另外一個證據是關於 lsb,它是一個四個字節的數據,Nonc e 在每次挖礦加 1 時,實際的空間是 0-2 的 32 次方之間,把他拆成 4byte 的數據來看,最後一個 byte++ 以後,每從 0-255 循環一次,循環到下一個週期時,第二個 Byte 會進一位,這里通過取 Nonce 的最小位、最右邊的 Byte 做特徵分析。

挖礦

分析後發現,Patoshi Blocks 具有一個特定的模式,他所挖到的塊,斜率很高,從上圖可以看到,在還沒移動的區塊中,Nonce 大都集中在 [0..9] U [ 19.. 58] 這個區間,中本聰在這個區間挖到區塊的概率要大很多,在其他區間反而挖到區塊的概率很小。 

挖礦

從另一張圖可以看到,正常礦工的挖礦情況 Nonce 均勻分佈在 0-255 區間,說明大家挖礦非常隨機,也符合比特幣網絡的特性,而中本聰則只佔據了區間的 5 分之 1,這也解釋了之前所說,中本聰的挖礦性能大約是其他網絡參與者的 5 倍,斜率會比別人都高的原因,因為塊頭的 Nonce 只允許了 5 分之 1 的空間,而其他人挖礦的人都是把 Nonce 所有空間跑完,耗費的時間會更多。

綜合來看,為什麼這些區塊是中本聰所挖出來的主要有三點:

  • Extranonce 可視化後的線條斜率高,具有固定模式
  • Lsb nonce 固定在一個特殊區間內
  •除此之外,在分析的這些 Patoshi Blocks 中,其中的一些交易打給了當時同樣參與項目的哈爾·芬尼,當時芬尼是為數不多在在論壇上公開身份的早期開發者,也變相證明了這些地址來自於中本聰。

以上這些證據也表明了,在區塊高度 3654 的區塊並不符合中本聰的挖礦特性,所以並不能證明為中本聰所擁有。

目前 Patoshi Blocks 99.9% 的比特幣都沒有發生轉移,而其他在早期被挖掘的區塊也有少部分沒有發生過移動的區塊,網絡早期並非只有中本聰一個人,自網絡上線的幾天后就有一些人已經參與到了比特幣網絡中。

留下懸念、默默退出

挖礦

除了以上的內容外,我們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從 30000 區塊到 50000 區塊之間的 Patoshi Blocks,他們的連線逐漸發生了斷開的情況,並不是連續的狀態了,其中會有一些斷點,與此同時非常多的綠色線條加入,說明更多的礦工加入網絡挖礦,這個時間段猜測,也是中本聰發現比特幣網絡逐漸穩定,並逐漸退出挖礦的一個過渡期。

關於中本聰是否用多台電腦挖礦,根據分析,中本聰應該是用一台電腦來挖礦的,但是中間應該更新過一次電腦,因為後面的斜率相比之前發生了變化,只不過在使用基於 Extranonce 版本時,自定了 Nonce 的參數。

所以一些人可能會聯想到,中本聰為什麼會留下這些痕跡,以至於在比特幣發明後的 4 年才被人發現,而到了 5 月 20 日這個事件又被大家所熱議。關於這些事情的巧合,我們覺得中本聰應該是故意而為的,在目前的比特幣代碼中,所有人的 Nonce 分佈都是均勻的,只有中本聰一個人是具有特性的,對於是否由礦池或者幾個礦工產生這樣的高斜率的猜測,因為當時還沒有合作挖礦的概念,大家都可以通過單個 CPU 挖出比特幣,也被排除了。

中本聰知道,這樣的操作會留下痕跡,會被後人分析,也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當年挖到的區塊和別人相比與眾不同, Satoshi 行為會以獨一無二特性永遠被攥寫在區塊鏈中永不篡改。

除了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身份之外,也可能是在說:那些我所挖掘出來的幣,它們就放在那裡,一舉一動都受到大家的監測和關注,更加說明比特幣網絡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每個人都可以瀏覽到到網絡上的任何一筆轉帳或者交易,一切都是有跡可循,沒有人可以躲過任何比特幣網絡參與者的監督。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出處:https://blockcast.it/2020/05/27/patoshi-pattern-explained/

關注我們

NOTIC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