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台灣對STO、群眾募資的法律監管思維、法規應該更開放,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用小額資本參與STO,同時又能符合區塊鏈的金融平權、開放結合的科技理念。」香港區塊鏈協會創辦人暨共同主席梁捷揚在第四屆《Hit 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鼓勵台灣STO監管法規更全面開放,讓更多新創活水踴躍參與其中
因應金融科技潮流帶動創新投資及交易型態,身為香港區塊鏈協會創辦暨共同主席,梁捷揚提到近期投資美國證券型代幣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最大交易商,同時在香港、新加坡的STO領域都有深度參與,長期看好STO的發展潛力,相信未來一定是現實與虛擬整合的世界。
梁捷揚表示,在討論台灣STO具體情況之前,從ICO到STO的轉換,都是在幣圈內發生,當時區塊鏈起源目的,主要理念就是訴求金融平權、新創業者能更直接接觸資本的理念。梁捷揚接著說,從台灣的監管模式觀察,目前看起來恢復傳統證券產業的高門檻,只有少數者可參與其中,成為大眾較難以直接參與的制度。
相較之下,新加坡STO證券監管剛要跟群眾募資法規相結合,可小額投資,具備ICO的自由度同時結合科技創新的監管因素,因此新加坡的STO法規屬於較全面、開放狀態。
至於香港市場方面,梁捷揚表示,香港同樣採取較嚴格監管模式,較類似台灣模式。允許開放券商做STO銷售,另一方面資產公司獲得牌照,可直接投入虛擬資產市場,去年11月公布交易平台的牌照,目前大約17家業者進行申請。
發展STO三大關鍵:監管、技術、業者
梁捷揚接著說,未來發展STO需要眾是三大面向,第一是監管,政府應更開放採取平權對帶創業者、投資者,目前政府都是在券商資本市場所控制,導致新創較難拿到募資機會,普通投資人也無法真正進入Pre IPO市場,導致金融市場呈現貧富懸殊拉大現象。所以建議政府的開放管制,不應該只是單獨規範STO金額,更重要是,要求現有資本市場的業者必須一定程度全面參與推動平權、普惠運動,STO毫無疑問是其中的關鍵。
第二個重要面向來自技術,技術在合規性方面,追縱溯源的技術需大幅提升,可望協助金融的合規全面自動化,以降低金融成本、去中間化功能,更進一步簡化業者籌資、投資的流程程序。唯有技術更成熟狀態,STO在自動化的合規平台就能提供投資人與籌資人的機會。
第三是業者,從投資方角度,STO帶來點對點支付的功能,直接用手機直接進行轉換,讓交易快速上鏈取得獲權認證。另一方面對籌資者而言,目前中小企業做STO,面臨監管與技術的高門檻、高成本。梁捷揚強調,希望看到更多成熟的業者參與STO領域,相信未來有成功STO發行典範,自然引起社群參與潮流,以及更多業者共同參與,讓STO環境更加成熟。
2020迎向「疫」後元年,數位虛擬方案深受投資人青睞
最後,梁捷揚特別點出「偉大的創新,往往來自災難後發生」,例如2008年出現大量獨角獸企業,他相信今年底將有大量新創公司出現,因應疫情導致交易、社會活動全面線上化的趨勢,他認為新創的商業模式特色,將有大量與數位化、虛擬化因素相結合的創業項目。
2020堪稱是疫後元年,儘管多數經濟機構預測全球景氣將走衰,不過梁捷揚相信,只要是好的創業項目還是能找到資金,近期就看到教育、遊戲領域的大型投資標的。尤其他特別指出,台灣具備物聯網、AI、軟體應用的技術、人才優勢,若能充分結合數位元素,只要創業者有能力跨出國門,走向大中華或歐美市場,相信找到資金是不難的。
梁捷揚過去曾在華爾街和亞太地區從事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和避險基金等項目,擁有超過25年的豐富投資經驗。
除了精於投資之外,梁捷揚也十分關注產業動態,除了多次在美國國會、華人社區、香港和台灣,針對貿易、公共政策和地緣政治問題,發表專題演講之外,更是逐步從「傳統資產投資人」轉型為「數位資產投資人」,致力於推動區塊鏈應用的落地發展及相關政策。
梁捷揚在今年1月1日發表新年致辭時提到,意識到創新創業重要性的香港政府,在2016年特別成立了創科局,鼓勵青年創業、推動科技發展。香港政府除了在2017年建立金融沙盒之外,更在2019年逐步落實虛擬銀行牌照發放、完善虛擬資產投資管理及交易平台的監管細則。
所以他一直相當樂觀看待香港在STO的發展,甚至認為香港未來有機會能夠趕上新加坡、超越亞洲地區在STO監管的發展。
而對於台灣在STO的發展,梁捷揚在參加第三屆《Hit 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時指出,台灣要有好項目,才能打造更好的STO生態環境!
因為虛擬貨幣的最大落地應用,其實在於金融科技領域,所以新創企業都應該成為STO的參與者,進而達成資本共享、創業資本共享、讓社會更為平等的目標。
梁捷揚也期許,台灣要用更開放、更積極的態度去擁抱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