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村田沙耶香的《便利店人間》,台灣悅知文化出版。這本小說2016年在日本出版時很紅,大賣50萬本,2017年翻成中文。村田沙耶香1979年出生,寫過好幾本小說,拿過群像新人獎和三島由紀夫獎。
這本小說的篇幅不長,故事也非常簡單,探討的是什麼是「正常」這回事。
故事的主角古倉惠子,36歲未婚女性,大學畢業後沒有就職,一直在便利店打工,覺得這個就是她的人生價值,卻因為沒有結婚嫁人,或找到更好的工作,更被社會視為「不正常」。
有天,她遇見因尋找結婚對象而加入打工行列的男人白羽,白羽是個社會中認知的失敗男性,沒有錢也找不到老婆。白羽和惠子提出交換條件,在她的家吃住免費,這樣他可以躲起來,免於這個社會對男性的剝削,而同時社會則會覺得惠子有和男人同居而覺得她「正常」。
這部小說以簡單的故事直接劃破日本群體社會的問題核心。
過度強調群體意識,對個人自由缺乏尊重,人與人之間看似很有禮貌,但私底下無時無刻都在背後評論他人,每個人都活在別人的目光和期望底下。
我想華人社會其實也是一樣,我們自小都要面對的社會的評斷,成績如何,學歷如何,有沒有錢,有沒有一個好的對象,是否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而社群媒體興起之後這個問題更嚴重,我們每天在網上公佈個人隱私,忙著接受讚,讓大家覺得自己很棒。
如果所作所為不符合世俗的標準,那就會被貼上「不正常」,或有精神疾病的標籤。作者的文筆很厲害,寫出很多讀起來真的「很不正常」的對話,但站在故事主角的角度,又是那麼自然,巨大的反差造成情節張力。
我自己年輕的時候,可能也有過這種關於「正常」的困惑,我想解放的途徑,是閱讀和寫作。